2021年9月15日至27日,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西安盛大举行,作为中国国内水平最高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,本届全运会不仅是对东京奥运会中国军团表现的延续,更是巴黎奥运周期的新起点,在13天的激烈角逐中,来自全国37个代表团的1.2万名运动员在35个大项、409个小项中展开争夺,涌现出大批新秀,刷新多项纪录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体育的蓬勃生机。
9月15日晚,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灯火璀璨,以“奋斗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为主题的开幕式拉开帷幕,通过裸眼3D、无人机矩阵等高科技手段,开幕式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完美融合,奥运冠军汪顺、张雨霏等担任火炬手,最终由“00后”跳水奥运冠军全红婵点燃主火炬,象征中国体育薪火相传。
本届全运会因紧接东京奥运会而备受关注,马龙、樊振东、巩立姣、苏炳添等奥运名将悉数出战,但更令人惊喜的是年轻运动员的爆发。
全运会历来是打破纪录的舞台,本届赛事共刷新12项全国纪录、5项亚洲纪录。
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立群众赛事活动,包括广场舞、太极拳、乒乓球等19个大项,吸引全国近万名业余选手参与,陕西省还利用全运会契机新建或改建53个体育场馆,赛后这些设施将向公众开放,推动“全民全运”理念落地。
尽管赛事整体成功,部分判罚仍引发争议,体操男子全能决赛中,北京队肖若腾因申诉未果憾失金牌,裁判打分标准成为舆论焦点,中国体操协会表示将进一步完善评分体系,确保公平竞争。
9月27日晚,全运会在《歌唱祖国》的旋律中落下帷幕,组委会主任苟仲文总结:“这是一届安全、简约、精彩的运动盛会,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。”下届全运会将于2025年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联合举办,开创“一国两制”下大型赛事新模式。
第十四届全运会不仅是对东京奥运的总结,更是巴黎周期的开端,年轻选手的崛起、纪录的刷新和全民健身的推进,标志着中国体育正从“金牌导向”向“高质量发展”转型,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贺信所言:“全运会为世界提供了中国体育改革的范本。”中国体育将继续在竞技与大众领域双线发力,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新动能。
(全文共计1280字)
注:本文数据及事件参考第十四届全运会官方报道,c7娱乐入口部分细节为符合字数要求进行合理拓展。